白酒戰略選擇需具有長遠性思維。
1993年之前,中國名酒之間的價格差異很小。之后由于產量大增,競爭加劇,中國名酒價格開始價格競爭,很多名酒廠紛紛下調價格,只有三款酒穩住陣腳不降價,即茅臺、五糧液、劍南春,并且逐年上調價格,其中劍南春步子小一點。
幾年后這三個品和牌白酒的價格與其他名酒就拉開了很大差距,直至現在,形成了茅臺、五糧液雄視天下的格局。有一個階段,五糧液的價格超過了茅臺?上寮Z液在品牌營銷、公關策劃上謀略不夠,沒有取茅臺而代之。
在90年代末期,瀘州老窖策劃出國窖-1573突圍,經過多年經營,總算在高白酒市場切割了一塊份額。但至今,瀘州老窖的主打產品“瀘州特曲”的價格也沒有上去。后又有全興集團推出高端產品“水井坊”突圍,但其主要產品“全興特曲”的價格依然低下;沱牌集團推出高端產品“舍得”突圍,但其主要產品“沱牌曲酒”價格也同樣低下;還有洋河集團推出“三藍”突圍,但主要產品“洋河大曲”價格依然很不樂觀。
所以,當市場出現大的動蕩的時候,大企業一定要有定力,要有戰略思維,不能隨波逐流。
近期有聲音稱,“限產保價”和“全力進軍百元以下市場”是為高端白酒挖下的陷阱,我很贊同。簡單的確定“限產保價”和“全力進軍百元以下市場”都不可取。要在對市場、政策、政府、白酒產量、市場競爭態勢、宏觀經濟形式進行系統的、透徹的分析研判后選擇和確定自己的戰略。如同春秋戰國,或者為生存茍延殘喘,或者為擴張一統江山,各自條件不同,思維不同,志向不同,必然就會有不同的戰略戰術選擇。
很多跨過公司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,八年、十年不考慮盈利。為什么?這就是戰略思維。別人思考的的是十年以后。這是大思維。中國白酒大企業應該有這樣的思維。不要老是急功近利!當然,話又說回來,國有企業的局限性很難讓老板們進行這樣的思維。這也就是在純競爭性行業里中國沒有一家企業能夠進入世界500強的原因。